
在新医大二附院门诊楼内,就诊患者根据导诊线标识前往对应检查科室。(记者刘薇摄)
新疆网讯(记者刘薇 李晓青)国庆假期,记者走访乌鲁木齐医疗机构了解到,各大医院医护人员们坚守岗位,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通过“人防+技防”密织防疫网。
“人防”当好防疫“排头兵”
10月4日12时许,刚完成门诊督导检查,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宣蓉又进入住院病区,查看核对环境消杀登记本,并利用测试纸现场抽检消毒水,监测含氯消毒液浓度是否合格。
“小到一根棉签的医疗废物及消毒液浓度配比是否合格,大到医院整体防疫布控及流程设计是否规范,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何宣蓉说。
做好传染病上报工作,督导检查公共区域消杀工作、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密切关注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这个假期,何宣蓉带领两名院感专干人员轮班值守在岗位上,与医院总值班一起严格把好感染防控关。
“国庆节期间,人员流动量增大,医院作为群众看病就医和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院感工作人员必须要坚守岗位,尽全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就诊环境。”何宣蓉说,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为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他们对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多轮培训,使大家在上岗前熟悉掌握诊疗过程中的消毒隔离知识及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并督查各科室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从空气、物体表面等环境消毒,到医疗废物处置和消杀流程,从医务人员防护到患者CT、B超、心功能等诊疗检查流程管理,以及急诊抢救、急诊手术留观,人和环境核酸每日采样等,使每一个重点区域、每一个重点环节都有章可循,落实防控措施到位,严格把好感染防控每一道关。
各医院都严格遵循“非必要不陪护,经医师评估确需陪护者,固定一名人员陪护,且不得探视”的原则。
住院期间,患者与陪护人员都不得离开病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代买服务”,由护士征集患者所需物品,统一发给后勤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医院派专人配送,彻底消毒后分发至患者床旁。
在乌鲁木齐,各个药店也充分发挥着“哨点”的预警作用。
记者先后来到新特药店、万盛堂大药房、百草堂大药房等门店,经过测温,出示健康码后才可进入药店。
当记者称要购买“磷酸奥斯他韦”时,均被要求出示处方,并填写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购买药品名称等信息。
记者从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新疆新特药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在乌鲁木齐有52家门店,公司每周安排专人对各家门店的疫情防控进行督查,如监督工作人员与顾客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以及店内环境消毒记录等情况。同时,强化重点药品管控,对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严格实名登记。如发现发热人员,及时引导其进入店内独立观察区,按要求及时规范上报社区处置。
“技防”强化防疫“防护墙”
走访中记者发现,依托技术支持,各医疗机构服务提速。
4日,记者在新医大二附院看到,就诊必须经过三道预检分诊。在距离医院外10米处,就有安保人员查看有效核酸报告、行程码。在医院、门诊楼、诊室入口,均有医护人员值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门诊楼进门处摆放着一台显示器,与测温筛查系统相连,可实时监测进出人员体温。一侧的大屏幕上,轮播每日更新的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信息以及防疫科普视频,时刻提醒来诊人员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
“即使在就诊高峰,来诊人员多的情况下,系统依然可以快速精准测温,不漏一人。”新医大二附院门诊部负责人付丽萍介绍,医院还在门诊楼内贴了导诊线标,提示各科室所在位置与路线,方便患者快速找到对应科室,避免人员聚集。
今年5月,乌鲁木齐市5家三级医院成为第一批授牌互联网医院,可通过“智慧健康乌鲁木齐”微信公众号平台为患者提供在线诊疗服务。
截至9月底,首批授牌互联网医院之一——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通过平台预约人次有5255人次,为694名患者提供线上问诊服务。
市民胡湘的女儿一岁半,两天前因过敏性皮炎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就诊。服药两天后看着女儿身上红疹渐退,她犹豫是否需要继续服药,于是通过“智慧健康乌鲁木齐”平台发起线上问诊,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冯涛介绍,平台支持图文问诊和视频问诊两种方式,该院中级职称以上的医生已经全部完成互联网医院注册,医院也根据医生出诊、手术时间,排了线上坐诊班次,确保及时回复患者。
冯涛介绍,通过“智慧健康乌鲁木齐”平台可预约挂号,就诊时只需要出示电子健康卡(就诊二维码),即可实现做检查、开处方,实现了窗口“无接触”式就医。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