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旦、春节将至,食品消费进入旺季,各类聚餐活动增多,食品安全风险加大。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广大群众在春节期间食得放心、食得开心,过一个健康、祥和、平安、欢乐的节日,高新区(新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消费警示:
一、食品采购要细心
选购食品应选择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食品,购买冷冻冷藏食品要到具备冷冻冷藏食品经营项目、储藏条件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食品。食品采购做到“三查三注意”: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存日期,注意是否超过保质期;三查食品外观,注意不购买感官异常的食品和原料,并索取发票、购货小票等凭证。
二、家庭聚餐要当心
备餐前应洗净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要谨慎选择食用生食海产品、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冷冻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以防食品中心加热不透;要正确烹调,确保烧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要先过沸水再煸炒,肉、禽、蛋和海鲜等大块食品以及豆浆要确保烧熟煮透;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吃火锅时尽量避免生熟食品混扎摆放,防止交叉污染。
三、外出就餐要留心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尽量少聚餐,实在需要外出就餐时,不吃易过敏食物,不吃变质食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好、设施齐全的餐馆就餐要慎重选择就餐场所,注重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示“笑脸”、食品安全信誉度等级较高、食品安全示范店等单位消费。尽量不选择客流量陡增的单位用餐,以防因超负荷加工和超能力接待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点餐时要做到按需点餐,文明用餐,公筷分餐。就餐后应及时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凭证。
四、网络订餐要小心
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安全相关证照及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加工、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五、选购保健食品要远离消费误区
一些不法分子常以老年朋友为对象,利用会销、电话销售、义诊、“送温暖”等各种方式,诱导老年朋友购买名不副实的、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建议在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健食品是一种特殊食品,不是药品,更不能代替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消费者切勿听信那些将保健食品说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宣传。
2.保健食品不含有全面的营养素,因此不能代替一日三餐,要坚持正常饮食。
3.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切忌通过非法传销、会议营销、电话营销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不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免费试用等活动。
4.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使用。
5.不要食用超过有效期或变质的保健食品。
六、消费时要保存证据及时维权
要索取和保留好相关购物票据,以备追溯举证。如购买到问题食品,及时找商家维权。食用食品后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保存好可疑食品样品及消费凭证、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理性维权,投诉举报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