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医药产业集群助力“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笃定信心向未来。2月3日,乌鲁木齐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五中心之一的“医疗服务中心”离不开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对医药企业、医药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强研发与临床评价的有机结合,促进中药新药成果转化,持续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中药研发中心的发展,带动新疆中医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高新区(新市区)以高水平科研中心为龙头,配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生物医药领域创业生态,一个全新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逐步实现医药产业集群效应,助力首府“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科研创新引领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银朵兰药业董事长李俊(左二)在工作中
春节刚过,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就在忙着部署新一年工作方向。乌鲁木齐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让他感受到发展的春风扑面而来。李俊说,这次会议让企业备受鼓舞,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伴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不断发展,新疆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银朵兰将会持续抢抓发展机遇,以科研创新为引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药民族药被更多人认可。专注于科研创新,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获了科技带来的红利。荣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国家及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治区级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和民族药成果转化工程中心等诸多荣誉。在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银朵兰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按照国家中药材GAP标准,建立起3500亩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一枝蒿、菊苣、锦灯笼、葫芦巴、洋甘菊、神香草等20余种特色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不仅保证了企业药材研发的质量,而且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院所”这种模式发展,每年带动当地就业15000余人次,助力农民年均增收3.8万元。企业通过建设现代化、规模化民族药生产基地,率先引入中药提取自动化控制及监控系统,将工时缩短30%,节能35%,提高收率10%-20%。在新疆首家引进全自动一体化先进颗粒剂自动包装线,生产效率增加2.6倍。引进片剂和胶囊剂铝塑泡罩包装联线设备、高速压片机、颗粒剂双联袋联线等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高速压片机及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实现单台产能提升4倍,全面提升中药民族药绿色制造生产装备水平。计划投资20亿元、正在建设的“银朵兰中药民族药产业园”,也是乌鲁木齐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形成集现代化研究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科研人才集聚中心和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中心为一体的产业园。
创新创业园区 推动新疆中药民族药业健康发展
新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
早在2017年,高新区(新市区)就投资5亿元建成投入使用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目前入孵企业已有20家,着力为进驻企业提供研发平台、中试平台、项目申报、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代办、创业投资、物业管理等孵化服务,持续培育、孵化新疆本土医药产业,被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疆民族药关键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民族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取得优异成绩。
金世康药业建成并投用的新疆首个电子加速器辐照技术中心
新疆金世康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民族药研发、生产、新药临床外包服务、辐照灭菌技术应用及开办医疗机构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新疆金世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豪鹏告诉记者:“企业是在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高新区(新市区)管委会(政府)的帮扶和带领下,从‘生物医药孵化器’中成功孵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一家具备完整新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链的综合型企业,也是填补新疆多个领域空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企业在这里赢得了太多机遇。”据悉,金世康药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其核心产品“祛寒除湿散”获得《新药证书》,2017年正式上市,填补了新疆近二十年没有中药六类新药证书的空白。目前,企业在研中药民族药新产品6个,围绕新药开发已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今年企业还将计划开展15-20个中药民族药新品种的研究开发。王豪鹏表示,全市召开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吹响了新一轮的发展冲锋号,企业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方面努力前行,为地区中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高新区(新市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国家自出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加强要素、服务、政策保障,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推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引进近500家各类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企业,全疆7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于此,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7家,占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7.8%,2022年产业总体规模超400亿元。未来,高新区(新市区)将继续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中药研发中心、新疆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平台技术构成,完善服务体系,提供科技研发、创新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为助力全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文 吴治杰 姬婷婷
编辑:姬婷婷
审核:于国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