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新市区)A级景区基本情况
高新区(新市区)A级景区基本情况
高新区(新市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4个,分别是鲤鱼山公园、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乌鲁木齐市种苗场、新疆古生态园,现将A级景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鲤鱼山公园
鲤鱼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东南角,始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约77.91万平方米(1168亩),其中绿地面积62.66(940亩)、水体面积0.55平方米(8亩)、园路及铺装场地面积8.2万平方米(123亩)、建筑面积0.48万平方米(7.3亩),绿地率达83.86%。
2004年—2015年移交新疆医科大学管理,2015年整体移交回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园林管理局)管理。乌鲁木齐市鲤鱼山公园为市林草局下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53人,退休人员70人。
鲤鱼山公园始建于一九七九年,雄踞于乌鲁木齐市区中心,经过多年的绿化改造,逐渐形成体系。整个园内布局按照“一环、一轴、五区、多点”布置;一环:景观游览环线。一轴:山顶南北脊线方向的景观序列主轴,串联五个区和多个景观节点。五区:五个功能分区,分别为体育休闲活动区、园区管理区、综合活动区、观赏游乐区、山体植被恢复区。多点:多个景观节点,主要包括:健身步道、林荫健影、乐心广场、快乐天地、孝礼广场、善德园、花海融春、万福广场、花好月圆、高寿亭。
整座山体南侧有头北侧有尾形似一条大鲤鱼,故得名“鲤鱼山公园”。今天的鲤鱼山公园已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中心最大的绿地公园,为人民群众提供游乐、休憩、休闲及健身需求。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成立于1986年,是以植物引种、驯化为中心、植物科学普及教育的园地,主要具备植物收集、保护、科研、科普及游憩五大功能,承担着新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迁地保护、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应用研究等作用。乌鲁木齐市植物园现隶属于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园林管理局),总占地面积1280亩,收集和保护植物品种109科800余种。园区现有忍冬植物区、牡丹(芍药)专类园区、药用植物区、月季园等18个植物展示区,年平均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是本地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科研、科普、种质资源保护和展示基地,2005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多年来持续开展植物、园林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在整个西北区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迁地保护、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应用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乌鲁木齐市植物园自建园以来取得科研成果22项,所收集保护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包括水杉、银杏、野苹果、欧亚圆柏、天山槭、黑杨、灯台树、西伯利亚花楸、欧洲李等植物品种在植物园资源圃中得到保护;引种优良园林苗木紫玉兰、望春玉兰、栾树、红栌、臭檀等植物品种在园林生产中得到应用,相关苗木适应性研究、杂交育种实验、扩繁等工作正在开展;野生植物鼠尾草、白屈菜、天山花楸等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初见成效。
二、乌鲁木齐市植物园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多年来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组建了“乌鲁木齐市植物园科普馆”、乌鲁木齐市“活体昆虫博物馆”、植物园“精品牡丹展厅”等设施,其中科普馆完善和组建了植物园植物标本室、昆虫标本室、植物生理实验室、科普资料室等科研科普活动室,保存植物标本2577份,植物果实标本70余种,昆虫馆展示生物300余种,牡丹展厅承担植物园反季节牡丹芍药展、菊花展、梅花展等植物展示活动;植物园开放园区道路、水系、游客休憩设备较完善,能满足广大游客游览、科普、休憩需求。乌鲁木齐市植物园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为植物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是新疆多所高等院校植物科普教育实习基地,现有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4人,每年接受高等院校实习学生300余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3~5人;2023年度乌鲁木齐市植物园申报自治区级科研课题项目10项,现有1项通过了项目审核;乌鲁木齐植物园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相关植物和行业标准撰写等项目研究,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植物园野生植物引种和适应性研究工作正在开展中。
三、乌鲁木齐市种苗场
乌鲁木齐市种苗场是隶属于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的事业单位,1960年4月建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占地面积3434亩,主要经营多种花、树、果苗同时也承接绿化工程。地址位于北京路北延,舟山街600号,毗邻阳光恒昌小区,交通便利,是西北离城市最近的种苗基地,现有乔木、灌木、花卉共计100余种52万株。场区内道路平整、监控安保完备,停车场、多媒体会议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有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两人、正高级园林绿化工程师 4人,副高级园林绿化工程师 、高级会计师、高级人力资源师7人,高级技术工人20人。是新疆林业学校、新疆农业大学、师范大学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去年申报成功了与农业大学的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场区内有上千平方米智能温室、两千平方米牡丹芍药园、月季种植园、五百平方米扦插池、冷棚,有育苗区、播种区、扦插区、嫁接区、大间距种植区、容器育苗区等等,在这里不但可以学习辨认百余种绿化常用乔木、灌木、花卉品种,更能够亲眼看到一棵树是怎样从一颗种子变成对城市景观有用之材的,还能动手实践树苗、花苗的种植全过程,学习到绿植栽种养护技术,体验劳动的快乐,在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的同时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目前种苗场设置有分别针对小学的研学课程—探寻植物的多样性,带领学生认识二十种常用绿化乔木、灌木和花卉,并采集植物标本,动手制作种植包可以带回家;初中的研学课程—月季的认知与栽培,带学生了解种苗场低维护生态景观月季与普通品种月季的不同,学习月季人工栽培技术,动手进行叶绿素变色观察试验,或裁剪枝条扦插月季苗或进行插花活动,这都是根据季节不同进行不同的动手实践课程;高中课程—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采集与培养,带学生深度参观种苗场内的生态循环区(动物养殖区、堆肥区、湖泊区),学习了解微生物知识,动手收集种苗场不同区域土壤,用营养钵进行播种试验,可带回家观察不同土壤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除此之外,还设置有《珍爱绿色从我做起》—义务植树主题、《花香四溢创意无限》—插花艺术主题、《小小世界》—微观摄影主题、《植物的故事》—生态环境主题,还有一系列农林园艺动手实践课程等。在课程这一块也希望能与培训机构共同合作开发出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课程,能更加丰富研学内涵,给学生们带去优质的体验。
四、新疆古生态园
新疆古生态园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昆明路158号,毗邻市中心,交通便利。景区包含中国汗血马基地、野马美术馆、马文化博物馆、左宗棠纪念馆、丝绸之路驿站沙龙等项目,集中展示了独特的丝路文化,被外界评为“丝路文化旅游名片”“新疆文化旅游地标”。
中国汗血马基地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汗血马繁育基地,这里汇聚了上百匹纯种汗血宝马及普氏野马等珍稀品种,以“马文化”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游客可观赏震撼的马术表演、参与骑乘互动,还能探秘丝绸古道历史展区,感受西域文化魅力。野马美术馆陈列着来自吉尔吉斯画家们在野马集团的油画创作,油画以马为主,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而无论是油画还是马,都是连结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情感的载体和纽带。马文化博物馆展区中陈列着许多与马有关的物品,比如很古老的马镫,马鞍,马鞭,泥塑,唐三彩等。其中还陈列着很多我们的汗血马在所在国和中国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项,比如速度赛冠军,选美比赛冠军等。左宗棠纪念馆内以展板的形式陈列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这是对民族英雄左宗棠的纪念,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丝绸之路驿站即新疆野马丝路商务酒店,是中国唯一一家以中、西丝路文化汇聚的园林式特色丝路文化大型主题酒店,酒店依山而建,建筑风格独特、文化艺术气息突出,可为商务客户提供餐饮、住宿、会议、康乐、休闲、购物、旅游等综合配套服务。景区内还向游客展示了新疆伊犁昭苏县和阿勒泰地区的草原石人,草原石人也是亚欧草原上的十大未解之谜之一,这些看起来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也给草原文化带来了一丝神秘感。
园区内更融合亿年硅化木林、千年胡杨林等古生态奇观,形成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景观。其原生态场景与壮阔风光吸引了《行动派》《大唐诗人传》等影视作品取景,镜头中骏马驰骋戈壁、与苍茫天地共舞的画面,成为新疆文旅的鲜活名片,被誉为丝路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高新区(新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