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 促创业】高新区(新市区):社区“闲置资源+技术赋能”新模式 助力居民家门口灵活就业
“小张,我拿两个快递。”“老板,帮我复印15份。”“姐,我取一下昨天团购的东西。”……近日,位于嘉兴街的廉美轩便利店内,居民张仁琴正忙着为顾客找货物、打印复印资料。曾经待业的张仁琴,在社区的帮助下接手了这家便利店,如今生意蒸蒸日上。
在位于嘉兴街的廉美轩便利店,张仁琴(右)为顾客介绍便利店商品。
在位于嘉兴街的廉美轩便利店,张仁琴(左)为居民取快递。
高新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晨光社区积极探索“闲置资源+技术赋能”的就业帮扶新模式,通过盘活社区闲置商铺资源,结合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为社区商业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晨光社区如何盘活资源、促进就业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社区主任李渊介绍,前期走访中发现部分商铺因经营不善长期闲置,同时社区内也存在一些待业居民。为此,社区积极整合资源、提升居民技能,打通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张仁琴因家庭原因长期待业,生活面临困难。李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帮助她于2024年11月接手了一家经营不善的小卖店。
“社区帮我快速办理了营业执照,还推荐我参加了电商培训。”张仁琴说,小店开业后,她主要经营食品饮料、日用品。在社区的建议下,她又增加了复印打印、快递代收和社区团购功能,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零售向社区综合服务的转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张仁琴的小店不仅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还带动了社区3名待业人员参与分拣配送,实现了灵活就业,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带来了便利。
锦绣年华小区居民赵丽娜表示:“有了这家小店,生活方便多了。孩子打印学习资料、取快递都能在家门口完成,网购的快递即使不在家也能送到店里,真是省心又省力。”
这一成功案例迅速在社区内推广。目前,已有多个闲置商铺通过“闲置资源+技术赋能”模式焕发新生机。
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闲置资源+技术赋能”模式,社区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帮助居民提升了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形成了“盘活一个商铺、带动一批就业、激活一片社区”的良性循环。
晨光社区主任李渊说,社区将继续挖掘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打造集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指导于一体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多元、更精准的服务。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记者 牟敏
排版:伍淑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