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新市区)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本轮疫情主要分为三条传播链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1 浏览次数: 【字体:

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4月9日21时,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通报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建梅介绍目前我市疫情整体情况及特点。

4月9日0时至20时我市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流调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初步排查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4月9日20时,乌鲁木齐市现有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4例。

本轮疫情主要分为三条传播链

常建梅介绍,从以往报告的感染者来看,本轮疫情主要分为三条传播链。

一是和硕外溢关联疫情。3月29日首发病例系外省来疆务工人员,抵乌前为和硕县聚集性疫情矿场务工人员,来疆前有上海旅居史,3月29日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2和3月30日报告的确诊病例1均与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联;3月31日至4月8日续发1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与3月30日昌吉市报告的有和硕县旅居史的无症状感染者关联,截至目前传播链累计报告14例感染者。

二是4月1日上海抵达乌鲁木齐市Z40/Z41列车外溢关联疫情。该次列车于3月30日16时17分由上海虹桥高铁站出发,4月1日9时39分抵达乌鲁木齐站。抵乌后我市即将来乌人员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落实临时集中管理,并加密核酸频次。4月3日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有上海虹桥机场(高铁站)旅居史,4月4日至6日续发10例感染者(均在隔离点发现),病例高度集中分布在11车厢及相邻车厢;4月6日,我市实行区域核酸采样时,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系负责该趟列车卧具清理的列车员及其共居人员;今天报告的其中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该趟列车负责卧具清理的列车员共居人员的密接。截至目前,该传播链中已先后发现14例感染者。

三是3月31日上海抵达乌鲁木齐市Z40/Z41列车关联疫情。该列车于3月29日16时17分由上海虹桥高铁站出发,3月31日9时39分抵达乌鲁木齐站。抵乌后,我市对部分来疆人员开展风险排查,即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4月7日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其有上海市旅居史,同批乘客还存在续发可能。

已完成7轮区域核酸检测

发布会上,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爽介绍我市核酸检测工作情况。

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3月29日乌鲁木齐市发生输入性疫情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全面落实“四早原则”,压实“四方责任”,迅速排查潜在感染源、阻断传播链,实施精准管控措施,落实集中医学观察点人群、居家隔离人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重点区域人群、重点人群、其他人群核酸检测,不断强化核酸检测监测预警,最大限度降低人群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努力保障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生产生活,确保各族群众身体健康。

周爽介绍,本次疫情发生以后,乌鲁木齐市以“同城同策”的原则,共同建立协同机制、达成防疫共识,实现了与兵团、昌吉、自治区区直机关全员核酸同步启动、同步检测、同步完成。截至目前,完成了7轮区域核酸检测。

在此过程中,很多市民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开展这么多轮次的核酸采样?周爽解释,核酸检测对于疫情防控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落实“四早”要求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奥密克戎与其他毒株不同,不仅要早点做,还要反复做,才能揪出奥密克戎株,部分感染者要经过多次核酸检测才检出阳性。因为感染奥密克戎株后,人体内的病毒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恰好在抑制期进行核酸检测,病毒载量少,可能就检测不出来。而奥密克戎株传播期多在感染后1.5—5天,感染病例间的代间距平均为3天,要在短期内动态反复测核酸,才能有效检出。

疫情发生以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特点,乌鲁木齐市进一步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持续强化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确保常态化和应急状态下核酸检测精准有效,为防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观察人员解除情况以及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解除标准

当天会上,常建梅还介绍了医学观察人员解除情况以及已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解除标准。

一、医学观察人员的解除标准

按照《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八版)》,乌鲁木齐市医学观察人员解除标准如下:

(一)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时空伴随人员

1.密切接触者。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第1、4、7、14天核酸检测无异常后,按时解除医学观察。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无异常者纳入常态化核酸检测序列。

2.密接的密接。如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其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其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至期满14天。

3.时空伴随人员。根据流调结果,研判确定时空伴随人员身份(密接或次密接),落实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

(二)旅居史人员

1.对上海市旅居史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医学观察的服务管理措施。

2.对于疫情外溢风险较大地区纳入地市级“先管后筛”范围。抵乌后先临时集中隔离3天,第1(含落地核酸)、2、3天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经研判无风险的,依规解除,由集中隔离点通知旅居史人员目的地区(县),继续抓实第7天核酸检测后,无异常后纳入常态化核酸检测。

3.对来自涉疫地区(非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无明确暴露史,无健康码异常或不属于外地推送一密的人员,来乌返乌时间不足7天,与家庭成员一并补足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第1、2、3、7天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解除居家医学观察。来乌返乌时间超过7天的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再进行健康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

(三)红码人员

依据健康码异常原因,确定红码人员身份(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密接、次密接、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境外旅居史人员等),落实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

(四)推送协查人员

依据推送协查函,流调确定推送协查人员身份(密接或次密接),按市指挥部指令落实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

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划分和管理情况

(一)根据自治区相关规定和阳性感染者流调情况,经专家组研判,前期在我市天山区、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划定8个封控区、7个管控区和7个防范区。4月9日0时至20时无新增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二)已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解除标准

1.封控区解除标准。一是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二是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三是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以上条件均满足经研判评估,所在区(县)报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同意,解除封控。

2.管控区解除标准。一是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二是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三是解控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3.防范区解除标准。区(县)范围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

来源:新疆网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