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新市区)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教育动态】高新区(新市区)各中小学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精彩纷呈新意足

来源:天山火炬 发布时间:2025-09-03 浏览次数: 【字体: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高新区(新市区)各中小学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围绕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

从情景模拟到红色宣讲,再到诗歌朗诵,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让新学期的开篇既有意义又不失温度。

IMG_256 榜样故事点亮新学期IMG_257

IMG_258 

第五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顾克明带来书包等学习用品,赠予市第62小学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9月1日,第五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顾克明走进市第62小学,用亲身经历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宣讲。从教四十余载,他在教学岗位上深耕不辍,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转至民政部门后,他始终与各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携手共进,用心为群众服务,多次荣获“先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宣讲结束后,顾克明为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送上书包等学习用品。“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既要学好知识,也要涵养品德,将来为家乡、为国家贡献力量!”他勉励道。

五年级(1)班学生于若霏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奉献,让我特别感动。我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帮助同学,争做有担当的好少年。”

IMG_259 

IMG_260 

乌鲁木齐市委老干局“银发先锋”宣讲团宣讲员王湘,以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为市第29中学学子拉开新学期序幕。

同日,乌鲁木齐市委老干局“银发先锋”宣讲团宣讲员王湘,以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为市第29中学学子拉开新学期序幕。这位始终践行“退休不褪色”的老干部,用自身经历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品德的种子。

多年来,王湘坚持走进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宣讲近100场,始终以“让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初心,用身边事、家常话传递正能量。“尊重老师的每一堂课,帮同学捡起掉落的书本,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这些看似微小的事,都是品德的修行。”他引导同学们从日常小事做起,既追求学业进步,更努力成为有担当、有理想、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少年。

IMG_261 

少先队员代表为王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宣讲结束后,少先队员代表为王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与胸前的党徽交相辉映,成为校园里一道动人的风景。

七年级(8)班学生黄燕浩喆说:“王爷爷的话让我明白,品德就藏在每天的小事里。今后我要主动帮助同学、遵守纪律,做个让老师放心、同学信任的人。”

IMG_256 鲜活故事弘扬爱国精神IMG_257 

在乌鲁木齐市第56中学,八年级(5)班班主任宫雪以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通过罗瑾冒死加洗日军暴行照片等情节,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沉重、胜利来之不易。随后,她串联起现代科技强军成果、九三阅兵仪式,帮助学生梳理国家发展脉络,厚植民族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宫雪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不忘过去,更要以史为鉴,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IMG_264 

市第76中学举办的秋季开学典礼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全校师生正在升国旗。

IMG_265 

市第76中学举办的秋季开学典礼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同学们齐诵《少年中国说》。

在市第76中学的秋季开学典礼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优秀老党员教师、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深情演讲,重温抗战岁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市第76中学校长曹玉芳说,希望通过身边人的宣讲引导师生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IMG_256 铭记就是传承IMG_257 

9月1日20时,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播出。

IMG_268 

IMG_269 

市第83中学组织学生在家收看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

节目中,三面来自抗战英雄连队的战旗首次同台亮相。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刘老庄战斗等著名战役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展现出英雄连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精神传承。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以“历史守护者”的角度,为全国青少年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沉重记忆。

“看完节目,我更明白和平来之不易。”市第83中学六年级(2)班学生王柏林说。

IMG_270 

IMG_271 

市第36小学组织学生在家收看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

乌鲁木齐市第36小学六(5)班学生张田源说,这堂特殊的第一课不只是历史的回望,更是为未来的奠基。它就像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让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少年,能从伟大的抗战精神里,攒足继续向前的力量。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还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四(4)班学生熊晟睿说。

IMG_272 

IMG_273 

在市第139中学,老师为同学们上开学第一课。

在市第139中学,一堂兼具历史厚度与青春温度的开学第一课准时开讲。课程以“光影铭刻国殇史,逐梦启程浪浪山”“忆峥嵘岁月,传红色抗战精神”双主题,为学子们点亮新学期的精神灯塔。

党员教师张佳慧、教师田忠诚带领多名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场景教学,让红色基因与成长力量浸润学子心田。

课堂上,老师们借助珍贵的历史影像与文献资料,带领同学们重回烽火连天的岁月:从铭刻民族苦难的“国殇”记忆,到抗战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过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震撼的画面,让“铭记历史、敬畏英雄”的信念深深扎根。随后,教学视角转向青春成长,老师们以“浪浪山”为生动隐喻,结合先辈们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鼓励学生把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相连,正视成长路上的挑战,以“闯山者”的勇气与毅力,在新学期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这堂融历史传承、精神引领与成长指引于一体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学生读懂了家国大义,更点燃了他们逐梦前行的热情,为新学期广大学生锚定了奋斗方向。

IMG_256 智能机器狗“握手”迎开学IMG_257

IMG_276 

市第79小学学生与智能四足机器人互动。

在市第79小学的操场,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开学仪式拉开帷幕。

仪式伊始,师生共同擂响大鼓。鼓声落定,装有液氮的桶被缓缓打开,缕缕白雾遇空气化作“仙气”升腾,引来学生们阵阵惊呼。教师随即讲解液氮的低温特性与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视觉震撼与知识浸润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随后,6台跳舞机器人随动感音乐起舞,灵活的动作、精准的节奏瞬间点燃全场,学生们跟随音乐鼓掌欢呼。最受欢迎的当属智能四足机器人互动环节——机器狗不仅完成跳跃、转圈等动作,还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握手”“击掌”。孩子们围拢在机器狗旁,好奇地触摸、提问,校园里洒满欢声笑语。

“第一次近距离看液氮‘变魔术’,机器狗还和我握了手,今天的开学仪式比动画片还有趣!”五年级(10)班学生蒋祎晨说,“新学期我要多学科学知识,以后也想自己做一个小机器人!”

 

来源:综合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各学校

排版:马媛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