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新市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新市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之(23)
高新区(新市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1月8日在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高新区(新市区)财政局局长 王柯南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高新区(新市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新市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变化变革、敢于担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丰富发展财政工作思路和举措,综合运用各项财税政策措施,合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一)2016年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我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71.6亿元(其中:上划中央65.2亿元、自治区1.8亿元、市级2.9亿元),增长5.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1.7亿元,增长1%。
1、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
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亿元,为预算100.2%,比上年增加2.9亿元,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70.4亿元,增长0.4%;非税收入17亿元,增长18.3%。
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实现年初确定的89.56亿元增长6%目标,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资、消费、进出口增幅趋缓,税收收入增幅放缓。二是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减免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受上述因素影响,城区级收入减收8亿元。
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6,708万元,为预算99.7%,比上年减少187,683万元,下降22.8%(剔除2015年机场改扩建征地拆迁专项20亿元支出,同比增长2%),未完成预算原因是上级专项追加到位晚,尚未拨付。主要项目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57,6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31.9%;
––国防支出完成2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下降22.3%;
––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8,11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6.6%,重点保障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便民警务室建设、巡逻防控大队支出等;
––教育支出完成89,770万元,完成预算的99.7%,增长2.9%,用于保障教师工资福利、义务教育补助、学校改扩建等;
––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8,3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5%,用于创新基金、技术改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7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3.3%,主要是上级专项增加;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46,246万元,完成预算的98.2%,增长24.1%,主要是加大社保、就业等财政支持力度,有序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14,61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下降25.7%,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015年有新建卫生系统公共服务用房的基建支出;
––节能环保支出完成3,149万元,完成预算的97.3%,下降20%,主要是上级专项减少;
––城乡社区支出完成178,94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下降33.8%,主要是2016年置换大量到期债务,债务还本支出减少。支出主要用于推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园林绿化、城北新城开发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增强新区发展后劲;
––农林水支出完成29,424万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民增收工作;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125,31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50%,主要是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2,85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337.8%,主要是上级专项增加;
––国土资源气象等支出完成3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48.6%,主要用于土地测绘等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0,30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7.6%,主要为棚户区改造、安居富民工程的支出;
––其他支出完成437万元,完成预算的77.1%,下降92.3%,主要是上级专项减少;
––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9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是自治区置换债券的利息支出。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026,20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3,8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4,138万元,上年结余3,74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6,53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9万元,调入资金27,777万元。财政预算支出合计1,024,60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6,70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59,85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6,53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60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601万元,净结余为零。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
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14.3亿元,为预算106%,比上年减少18,666万元,下降11.6%。
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40,486万元,为预算99.5%,比上年减少44,870万元,下降52.6%。
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89,327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42,58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74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39,800万元,上年结余2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281,16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40,48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3,97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39,800万元,调出资金26,9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166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
收入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37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中:保险费收入46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46万元,其他各项收入22万元。
支出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99万元,为预算的100%。
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5,244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37万元,上年结余3,50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1,09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145万元。
4、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6年政府债务余额为409,232万元,2016年偿还1,760万元,债券置换166,332万元。2016年政府债务限额为453,000万元。
以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上级财政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作详细报告。
(二)2016年的主要工作
1、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中有增
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加之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及政策性减税降负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区财政收入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财税部门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克服重重困难,积极采取增收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稳中有增。一是认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调整收入任务的建议,为市政府调整我区任务提供了依据。二是通过加强与税务、国土、建设、招商、征收办等部门的协调,健全财税联动机制,分解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欠工作力度。坚持“抓大、控中、规范小”征管模式,开展所得税税源调查、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专项检查工作,以查促收。四是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入库。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益等非税收入管理。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高
2016年,财政部门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发展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投入89,77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重点确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充分保障学校运行经费。投入资金1,202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奶计划,受惠学生53,251人;投入6,984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采购。二是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410元/月,全年拨付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1,009万元;对全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基本养老金593万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年人均补助达到18,300元;提高散居孤儿补助标准,每月人均补助800元;落实资金506万元,加大财政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补助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补助资金15,342万元。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卫生投入14,612万元,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5,239万元,保障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2016年本级财政拨付994万元,受益居民184,149人;拨付基本药物补助资金298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四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2016年全区农林水支出29,424万元,同比增长8%。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64万元,用于人行步道、绿化亮化、垃圾收集处理、文体活动等;投入资金4,753万元,大力实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投入资金649万元,用于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五是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加强。2016年公共安全支出5.8亿元,重点保障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便民警务室建设、巡控大队支出等,有效推进了我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六是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以开展“创城”工作为契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宜居水平。投入7,927万元用于环卫设施、道路综合整治、亮化美化等工程。
3、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大力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和沟通,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态,确保上级补助资金及时到位,2016年全区累计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9.9亿元。受国务院督查表扬后,今年新区获得2亿元提前调度资金。二是大力争取债券置换额度。今年我区争取自治区专项债务置换债券13.98亿元,用于归还农发行贷款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争取自治区一般债务置换债券2.65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的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三是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债务余额为40.92亿元,整体债务水平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四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区重点民生项目建设。2016年,按照区委的战略部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支持棚户区改造融资贷款40亿,支持高新集团承担我区城北开发项目贷款15亿,大力筹措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五是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财政局配合区金融办,改革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传统方式,整合部分预算资金,配合专业的投融资机构发起设立“一带一路”产业基金、安防产业基金,开辟银政通贷款业务,为我区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全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自4月份正式启动PPP工作以来,各相关部门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牵头责任,选择条件成熟、有吸引力、容易启动的项目先行试点,本着“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上报一批”原则,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全区PPP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全区已实施PPP项目7个(70亿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个(52亿元)。2016年10月,高新区(新市区)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PPP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
5、深化财税改革,提高理财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部门预算编制体系更加完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二是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逐步细化公开,从严治理“三公”经费支出成为新常态;三是推行预算动态管理,建立预算预警机制,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四是落实财政资金跟踪问效管理制度,加强重点项目及社保资金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五是强化上下级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收回部门存量资金5,000余万元,上缴国库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
各位代表,2016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这是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代表监督、政协委员指导的结果,是全区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增幅明显趋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维护稳定等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效益需要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乌鲁木齐市关于编制2017年预算的精神,结合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了2017年高新区(新市区)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按照区委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深化财税改革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创新管理思路,完善体制机制,深化财政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合理安排收入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强化执行监督;严肃政治纪律和财经纪律,硬化预算约束;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从简办一切事情。二是坚持量入为出,足额保障人员、公用等基本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我区确定的重大支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三是加强绩效管理,建立重大支出科学论证机制,增强财政政策和支出安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四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实行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六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们编制了高新区(新市区)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高新区(新市区)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917,600万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安排738,667万元,非税收入安排178,933万元。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595,274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7,660万元;国防支出28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6,662万元;教育支出92,54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50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63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28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2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90,614万元;农林水支出21,77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1,963万元;预备费支出17,000万元;其他支出11,80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983,1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7,6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649万元(含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调入资金30,840万元,上年结余1,60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8万元。支出总计983,1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274万元,上解支出387,924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49,700万元,同比增长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54,163万元,同比增长34%。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57,86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49,700万元,上年结余8,16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57,86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54,163万元,上解支出73,763万元,调出资金29,94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建议安排64,767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3,524万元;股利、股息收入51,24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安排64,767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建议安排64,76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安排64,767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2,30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46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802万元,其他各项收入4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1,720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6,453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08万元,上年结余4,14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2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733万元。
以上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收入主要考虑: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将继续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同时,民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需要财政增加投入,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刚性支出增长较大,要有一定的收入作保障。但受经济增长放缓、全面推进“营改增”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趋缓,需要适当降低收入增长预期目标。支出主要考虑:按照“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保稳定、压一般”的支出安排原则,对工资、离退休人员经费、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支出,以及区委确定的老城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都给予了足额保障。对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支出从严控制。对政府楼堂馆所建设资金一律不予安排。对执行到期的项目进行清理,对执行情况差的项目,减少支出安排或取消项目。
三、2017年财政工作
2017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一)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确保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依法征税,严禁超越权限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税款,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落实组织收入责任,强化分部门、分税种的收入管理。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大资源资产类非税收入的征缴监管力度,挖掘增收潜力。严格执行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减免。三是清理规范税费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优先安排基本支出。按照“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压一般”的原则,优先安排工资、津贴补贴、机构运转等基本支出。严格按政策、按标准,对涉及人员的支出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控人员支出,杜绝“吃空饷”现象。二是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对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维护稳定等重点支出足额予以保障。加大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积极保障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支出。三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坚持勤俭办事,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合理压缩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
(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按照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二是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股权合作、财政补助、设立基金等方式,拉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好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的作用,控制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规模,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四)完善民生保障政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支持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推动就业和培训补贴政策实名制管理,提高就业培训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双语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双语教育发展,支持学前教育,实行免费幼儿教育。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执行自治区相关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保证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经费。继续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四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支持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债务风险
一是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按要求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细化公开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开政府采购、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二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动购买主体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和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限定政府债务资金用途。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政府或有债务管理,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继续抓好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使用工作,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对当年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适当压缩次年财政预算规模。二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财政安排的各类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项目没有效益的,财政不予安排资金。公开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三是加强预算监督检查。严格遵守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把财政监督重点从资金拨付转向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力,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机遇,全面完成财政收支预算,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美丽新区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社保基金预算(定稿).xls】已下载次
附件【一般公共预算(定稿).xls】已下载次
附件【政府性基金预算(定稿).xls】已下载次
用户登录